《少年王勃》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美丽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 “奇”。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江边的美丽景色,理解少年王勃的奇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质疑,突出“奇才”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少年,他的名字叫——王勃,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少年王勃。2.同学们,王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师小结指导学法:同学们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读出了少年王勃的许多优点,真好!那么,作者最想表现的是王勃的哪个优点呢?请快速浏览课文,然后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夸夸王勃。4.板书:“奇才!真是奇才!”这是阎都督夸奖王勃的话,你们看:这个句子连用了两个感叹号,可见这位都督当时的心情特别激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奇才!真是奇才!” 5.有谁注意到了课文中都督说话时的动作?你能加上动作夸一夸吗?6.拍着桌子叫好,这就是成语拍案叫绝。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都督这情不自禁的拍案叫绝!7.见多识广的阎都督竟然对一个年仅 14 岁的少年这样连声称赞、甚至拍案叫绝,是什么原因呢?二.诗文吟诵,图文对照,品读“奇才”(一)诗1.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指导“鹜”的书写)2.你能再把这句诗来读一读吗?【师:恩,你把这里边一个难读的字“鹜”给读正确了,而且还注意了停顿,很好。谁也想来读一读。】3.让我们一起来正确流利地读一读这句诗吧4.这句诗短短 14 个字,却写出了 4 种各有特色的景物,你知道是哪些吗?(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出示图片:指出景物。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句,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6.短短 14 个字却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带着刚才的感受一起吟诵这句诗吧!(二)文1.同学们,当时正是重阳佳节,滕王阁边的赣江上好一派迷人的秋景,你看!【出示图片、文字渐入】“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2.这景色美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3.这段话美在哪儿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你愿意把这壮美的(绚丽的、宁静的)秋景用朗读送给大家吗?5.评价:多么迷人的景色呀,连小野鸭也陶醉啦!/多么绚丽的美景啊!那灿烂的云霞仿佛依偎着辽阔的天空,久久不愿离去。6.让我们再次来欣赏这赣江秋景吧!【齐读】7.少年王勃用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