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识字能力 端氏小学 田国强识字是低年级的重点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要求“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左右”,低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 1800 个左右,占小学语文全套课本识字量的 60%。从三年级开始,识字有所下降,进入四年级以后识字量相应减少。从各年级识字量的分配可以看出:小学一、二年级必须识足够量的汉字,形成相当强的识字能力,才能为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打下基础。 人们长期以来要求识字应达到“四会”,即会读、会讲、会写、会用。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构成语文的听说读写,必然影响着学生的识字效果与识字能力,那么,如何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动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呢? 要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就要按照教材编排特点,按照“掌握汉语拼音,借以读准字音——掌握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借助分析字形——在阅读中识字,在语言训练中识字;借以加强汉字音形义的联系——学会查字典,借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的序列,扎扎实实的教给学生识字方案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和自学生字的习惯。 一、根据汉字特点,培养学生掌握汉字音形义的能力 要提高识字效率,必须使学生掌握识字能力。而识字能力的掌握,又必须根据汉字特点打下基础。汉语拼音、笔画笔顺、独体字、偏旁部首构成识字能力的四项基础,都非常重要。每个汉字都包括音、形、义三要素。识字就是要统一、正确地掌握字的音、形、义,为培养学生自觉掌握汉字音形义的能力,应让学生掌握有关汉字特点的初步知识,要善于抓住特点提高识字效率。 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准确理解字义;示范指导,不仅要普通话讲得好,而且要写一手规范的板书和粉笔字;直观形象,注意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生情趣。为培养掌握汉字音、形义的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联想、归类等智力因素,要注意培养学生克服识字困难的意志,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和仔细推敲的习惯。二、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 学习的自信心能在精神上、情感上给予学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针对低年级儿童年龄特征,在识字教学中增加一些乐趣,创设一个愉快、宽松的气氛,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自信,能够体验到识字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为了“寓教于乐”,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可以编字谜,编儿歌,让学生在说说唱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