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用性一、体育游戏应用的原则 游戏内容应符合教材。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的任务选择适合的体育游戏来辅助教学,如在低年级的《立定跳远》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大森林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动物跳跃大比拼”。让学生尽力模仿各种小动物的跳跃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青蛙、小兔子、小老虎几种不同动物的跳跃,让他们自己总结出哪种动物的跳跃方式跳得远,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总结出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这样做比教师单纯描述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更加直接和生动。因此,在体育课堂中,游戏的选择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对于主教材的实施有辅助的作用,不能背道而驰。同时,教师的组织语言和策略要到位,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游戏难度应逐渐增加。对于小学生而言,好奇是他们的天性,如果选择的游戏始终一成不变,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不会维持很久。对于同一个游戏而言,我们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如跳跃类游戏,由于游戏形式比较单一,为此我改变了游戏方式,不再是一人跳跃交换到下一人的简单接力方式,而是由一人单腿跳到一人双腿跳再到两人三腿跳的难度递增方式。这样一来学生觉得越来越好玩,积极性极大提高。我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增加难度的同时,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持续提高。游戏组织要注意安全性。体育教学本身会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但是教师不能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忽略安全这个重要因素。学生在游戏中,常常会因为玩得高兴,而发生不必要的意外伤害。例如,在《捕鱼》游戏中,学生就会因为疯狂地奔跑而忽略安全,从而造成意外摔倒的伤害。这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规则,如让学生一个方向奔跑躲避“渔网”;“鱼儿”的活动区域适当增大,男、女生分开进行等。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因为“玩”而造成不必要的意外伤害。 二、体育游戏组织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教师在讲解游戏的方法与规则时,要充分运用语言技巧,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通过教师讲解与示范,能够让其理解并掌握体育游戏的目的、方法、规则和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就要想好组织的每一个细节,如:强调游戏规则的自觉遵守;充分发挥小组长即体育小骨干的作用;提出合理的奖惩措施等。这样更有利于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展。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的时候一句导向性的话语,可以让学生较快转变自己固有的思维。对于学生违反规则、不遵守游戏纪律的言行,教师可以及时中断游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