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强度”说课稿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 丘礼贤 2015.10.9一、教材分析本章是选修 3 系列的第一章,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也是高中阶段基础的内容之一。电场强度描述了电场的力的性质,是电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学好电场强度和电场力,才可拓展延伸至电场力做功、电势差、电势能、电流的形成、带电粒子的运动等一系列的新概念。所以电场强度是掌握电学其他许多概念的基础。因此电场强度概念不仅是本章的重点、难点,也是整个高中电学,乃至整个电磁学的重点之一。要让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首先要建立电场的概念,这是学生在学习本节感到最困难的地方。统观教学指导意见和教材,不难发现本课的教学有如下的特点:1.知识点多: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检验电荷,点电荷的电场,场源电荷,矢量运算等2.教学内容抽象:电场看不见模不着,学生对于场的感性认识少,电场线是一个理想的模型3.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完备:关于场没有完整的知识网络,在教学中必须重新构建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2、了解试探电荷的作用,理解对试探电荷量和试探电荷的尺寸的要求。3、理解电场强度,知道它的单位和定义式及方向的规定。4、了解点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和电场的叠加,会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和电场叠加进行有关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在通过实验及类比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2、在理论和实验论证、猜想环节中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和推理能力。3、通过电场强度定义式的得出,让学生体会到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和重要性。(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于“超距作用”的观点到场的提出的物理学史的回顾,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协作性和继承性,法拉弟在电磁学中的重要性。2、通过电场强度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以及对于自然、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好奇性。3、通过学习电荷的电场分布,认识到对称和科学美感三、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以深刻理解电场强度的物理意义为重点内容。确定依据为本节课的中心是让学生认识到场的客观存在,及场的力的性质。由此引入一个物理量并恰当地定义它成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因此将它定为重点。 本节课的难点有三个:一场强的定义方法;二场强和电场力的区别和联系;三几种典型电场线的分布。确定的依据有三个方面:一电场强度的引入过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二电场强度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