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点通: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概括主要内容的一种好方法。殷都实验小学语文导学案(六年级上)课题:26 月光曲 主备人:孙 巍 学习小主人: 本周“好习惯 我养成”:大方展示,积极互动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莱茵河、蜡烛、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学习实在事物和联想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一、自读课文:扫除障碍,概括内容。1、 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划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2、 我会正确书写下列词语:lái yīn hé là zhú mó shēng máng rén qín jiàn wēi bō lín lín shà shí jiān ( ) ( ) ( ) ( ) ( )( )( )3、我能根据句子的意思概括词语:(1)指功夫深,技能熟练。( ) (2)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 )(3)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 ) (4)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我还有不理解的词: 。 4、 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_ _ __(时间),德国著名音乐家 在 散步,听见 (谁)的对话后, 走进 , 即兴创作出____ __的传奇故事。二、合作探究: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使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探究一:学习第 2、3 自然段,我能抓住人物的对话来品读,知道贝多芬走进茅屋弹奏第一首曲子的原因。1、姑娘的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啊!……那有多好啊!”(“难弹”是因为 “那有多好啊!”说明 。从中我体会到了 。)2、哥哥的话:“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说明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随便”在这里是指 ,从中我体会到了 。)4、我知道 打动了贝多芬的心,并能读出自己的体会。探究二:学习第 4——8 自然段,我能从环境和语言描写中体会贝多芬即兴弹奏第二首曲子《月光曲》的原因。1、 茅屋里哪些景象是贝多芬没有想到的?动笔划出来这些词句。2、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这句话可以看出盲姑娘此时心情 ,学习过程:说明她 。3、我知道 打动了贝多芬的心,并能读出自己的理解。探究三:学习第 9 自然段,我知道《月光曲》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表达出了贝多芬怎样的情感。1、用“ ”画出这一自然段中描写的实在事物,用“﹏﹏”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