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凯库勒的故事VIP免费

凯库勒的故事_第1页
1/2
凯库勒的故事_第2页
2/2
凯库勒的故事 1829 年,著名化学家凯库勒出生在德国的达姆斯塔特,这是一个以文化而著称的小城。凯库勒的大学时代是在德国西部的吉森大学度过的,一开始他是按照父亲的意愿,选择了建筑学,因为建筑师既体面又赚钱。然而就在这里,凯库勒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他常听同学们提起大化学家李比希的名字,出于对这位声誉卓著的化学家的仰慕,凯库勒决定去听他的课。不料,凯库勒被李比希的课所吸引,强烈地迷恋上了化学,以至于他决定改修化学专业。 在此期间的一次法庭作证使凯库勒对李比希教授更加敬重。当时法院开庭审理轰动一时的赫尔利茨伯爵夫人的“戒指失窃案”,他们俩都被传到法庭作证。凯库勒作为证人是因为他家就在伯爵夫人邸宅的对面。他在法庭上描述了伯爵夫人家发生火灾时的情景,而恰好在那天,伯爵夫人的宝石戒指失窃了。后来,在她仆人那儿搜到一枚相同的戒指,可仆人却一口咬定说早在 1805 年这枚戒指就成了他的祖传宝贝。李比希到庭作证,是因为法庭请他对戒指的金属成分进行测定。伯爵夫人的戒指上有两条蛇缠在一起,一条是黄金做的,另一条是铂金做的。而仆人却说他的戒指上的白蛇是白银做的。作为化学界权威,李比希在法庭上慎重宣布:经过测定,白蛇是用铂金制成的,而不是白银做的。而且,铂金用于首饰业是从 1819 年才开始的,而仆人却称这只戒指早在 1805 年就到了他手中。因此,仆人的谎言不攻自破。官司因为李比希的证词而得到了合理的判决,教授的渊博学识给凯库勒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更加坚定了献身化学的决心。 从 1850 年秋天开始,凯库勒就在李比希主持的实验室中工作。在名师的悉心指点下,凯库勒受益匪浅,他不仅学到了这位化学大师多样而扎实的研究方法,而且养成了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习惯,这些为他日后的化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 世纪中叶,随着石油工业、炼焦工业的迅速发展,有机化学的研究也随之蓬勃发展。我们知道,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原料,它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当时,化学家们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弄清楚苯的结构。苯的分子中含有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氢原子,碳的化合价是四价,氢的化合价是一价,那么,1 个碳原子就要和 4 个氢原子化合,6 个碳原子就应该该和 12 个氢原子化合(因为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还要化合)。而苯怎么会是 6 个碳原于和 6 个氢原子化合的呢?化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图 1 蛇形苯环图 图 2 苯环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凯库勒的故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