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知识传记: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传记的真实性处处以作品为依据以杜解杜 从杜甫的诗歌中还原出杜甫所处的时代、他的际遇、他的交游乃至他的家庭生活。文中不少充满细节的、文学性很强的文字,都不是纯粹凭借想象、虚构,而是从杜诗中寻绎出来从艺术的真实中还原出生活的真实------- 冯至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 题• 万方: 1 、指姿态多种多样。如“仪态万方”。 2 、指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 万方多难:多指国家处于山河破碎、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危难关头。““ 诗圣”杜甫诗圣”杜甫 杜甫 ( 公元 712-770 ),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杜甫出生于一个有着文学传统的家庭中,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的诗人,所以他 7 岁开始学诗, 15 岁时就已扬名。杜甫的诗歌现存 1400 多首,它们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 20 多年的社会情况,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同时,这些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个人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后代称为“诗史”。 简析其代表诗作,体会情感家书抵万金国破山河在恨别鸟惊心浑欲不胜簪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烽火连三月白头搔更短忧国忧民【注释】安史之乱,长安沦陷,诗人被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 家书抵万金国破山河在恨别鸟惊心浑欲不胜簪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烽火连三月白头搔更短忧国忧民【注释】安史之乱,长安沦陷,诗人被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 忧国忧民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无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