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获 2013 年增城市体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2013.12.28 “盘动”大课间体育活动常态化的几点思索增城市荔城街第一小学 黄镜明摘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的重任,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需要进一步根据校情、生情,把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盘动”起来,常态化开展,尽量做到科学性、创造性和学校的特色性,在“活”、“新”、“趣”、“全”等方面下功夫,努力达到趣味化,游戏化,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艺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涵,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 发展 实效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有关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是一项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在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体育为手段,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情趣的全面发展[1],学校需要进一步根据校情、生情,把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盘动”起来,常态化开展,不搞表面文章形式主义,尽量做到科学性、创造性和学校特色性,在“活”、“新”、“趣”、“全”等方面下功夫,努力达到趣味化,游戏化,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艺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涵,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思索一 :“盘动”大课间体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应在内容精选上体现因地制宜、丰富精彩,力求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涵发展。要使大课间体育活动得到持续开展,必须要让学生、教师打心底上认可这种体育活动的价值,这样他们才会认真去践行此项体育活动,也才能进一步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形成效益最优化的活动模式。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地探索,把更多有价值的、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体育运动性质更浓的活动纳入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比如,民间游戏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的优势,把跳皮筋、丢沙包、集体跳绳、转陀螺、打弹子、跳房子、滚铁环、拍纸片、掼纸炮等活动融入到大课间活动中来[2],对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热爱体育运动有着积极的意义。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