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激发儿童从小爱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旨趣。4、 课内外相结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丰富知识,扩大视野,以“航天飞机”简介为题,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做到读写结合。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主要特点。2、体会航天飞机与小飞机的不同作用,明白人各有所长。三、教学过程1、情境激趣,复习导入同学们,一架小飞机正在填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着,他的本领可大了。你能用你手中的小飞机表演一下吗?(集体演、个别表演)这架小飞机一直都这么得意洋洋吗?(不自在)为什么呢?正当这架小飞机飞得得意的时候,突然一声呼啸,一个庞然大物腾空而起。(播放航天飞机起飞视频)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航天飞机)2、自读课文,交流收获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把描写航天飞机样子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2)出示填空:( )的翅膀,( )的脑袋,( )的机尾。难怪小飞机不认识他呢?他的外形让你有一种怎样的感觉?(奇怪)(3)出示小航天飞机外形的资料。(通过数据,理解“庞然大物”)(4)这个庞然大物除了外形奇怪,你还感觉到他有什么特点?(抓“转眼间”、“无影无踪”体会航天飞机飞行速度快)如此大的一个事物,真让人惊叹!怪不得小飞机就有疑问了。(5)齐读第二自然段。3、细读课文,深入体会学习第三自然段是啊,这是什么呢?小飞机要去问谁呢?小飞机有问题就要弄明白,这真是一只( )的小飞机。那智慧老人给了小飞机答案了没有?我们来齐读智慧老人说的话。读完之后,你看智慧老人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航天飞机的?(1)学习飞得高你能飞两万米高,他却能飞几十万米高。(学生个别读,对比读,学生互评,齐读)(句中“能”和“却能”比较,你体会到了什么?)(2)学习飞得快航天飞机不仅飞得高,还飞得快呢!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它只需飞行七分钟,而你却要四个多小时呢!”出示中国地图,讲解:东海之滨位于我国浙江省,是祖国的最东面;而帕米尔高原位于新疆省,是祖国的最西面。 他们之间想个千山万水,距离十分遥远。提问:四个小时是多长时间?(从到校到离校一上午)而七分钟是多长时间?(平常下课是是分钟,也就是用我们还用不了我们课间活动的时间)学到这里,你有一种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