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四边形第二课时教案知识与技能:(1)直观感知平行四边形,能够从多种图形中辨认出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2)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性的特性。(3)建立平行四边形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经历平行四边形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初步体会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四边形,知道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四年级进一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打下基础。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在其认知过程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要本着“边操作边感悟”的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遵循了新课标的理念从生活实际引入,为学生创设了探索新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东西,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对知识的思考与实物模型的演示和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概念,以动促思。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切入。 1.课件出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找一找校园中哪些地方有四边形?请同学到前面和点击课件,指一指你找到的四边形,说出这是什么图形。(设计意图:从生活场景入手,丰富学生的感知,曾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利用课件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去点击去发现,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同时复习四边形。) 2.课件出示:一组图形,说出你知道的四边形的名称。这些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为什么平行四边形能从众多的四边形中脱颖而出,它有什么不同于一般四边形的特征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实物抽象到图形,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上升一个台阶,过渡到图形,学生虽然没有学习平行四边形,但他的原有认知也不是空白,通过丰富的表象和预习他们能初步的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操作探究,在交流中感悟。 1.特征: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围一围请两位同学到前面,用钉子板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说一说怎样才能很快围出一个四边形,通过这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