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活跃思维晏晓梅 活美课堂中,要求学生的思维活跃。我们一起来看看蒋金玲老师是怎样进行活美教学的吧。下面,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为例进行分析:一、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蒋老师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首先,出示二分之一个饼和四分之一个饼的图,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合起来,一共是多少个饼?然后,让学生用 “纸饼”折折涂涂、剪剪拼拼,在直观操作中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用算式表示思路计算出得数。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蒋老师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首先,复习 3/5+1/5 , 5/12+1/12 , 9/10-7/10 , 8/15+2/12-1/15。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说算理,思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个()分之一加减()个()分之一等于()个()分之一”的算理。然后,探究 1/2+1/4 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要变成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计算。在学习3/10+1/4,3/6-1/5 时,学会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三、精心设计问题,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个性表达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蒋老师将整节课分为 问题 1:猜一猜 ,1/2+1/4=? 学生先用学具折一折、涂一涂,再说一说 1/2+1/4=的结果和想法。接着自己尝试写出计算过程。问题 2:3/10+1/4=?先解释两个分数的含义,再自学课本,通过课本的图理解算理和算法。同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