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教学”课堂模式一、 背景:贯彻新课程理念,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如何结合校情、学情有效贯彻新课程理念,如何将省内外一些名校先进的教学经验运用到我校的教学实践中来,一直是我校管理层、教育科研层和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懈求索的难题和重点。本学期开学以来,在新课程理念、诱思探究理念的引领下,借鉴河北衡水中学、山东省昌乐二中(他们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衡水中学 2007 年高考成绩已蝉联全省 8 连冠、全市 13 连冠,重点大学上线达 1285 人,35 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江苏洋思中学教改经验,指导我校开始探索融入“诱思探究”理念的“先学后教”——“五环”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以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被动的接收型学习习惯、模式中解放出来,在主动参与中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2008 年上学期开学至今,这一课改试验工作已在高一年级全面试行了一段时间,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和效果的反馈来看,特别是在调动学生主动探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第一、“诱思探究”教学思想、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实现。反映在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教师大多数仍然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与此对应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习惯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也没能发生应有的改变。新课程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学习方式全被“一讲到底”的方式统领了。第二、课堂效益普遍较低:不能很好完成预期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听课、作业、考试中反馈的效果不理想。第三、课堂结构封闭,不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开放性、生成性教学要求,也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实现。第四、课后作业较多,但是学生的作业完成不好,难收齐,难得及时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五、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轻学科思维方法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重阶段性教学任务的完成,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是否融汇贯通,真正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等缺少充分关注。二、目标:推行“诱思探究”教学思想指导下的“五环——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下的“诱思探究”教学思想要求:“诱”:变教为“诱”,变教为“导”,教师起引路开窍的促进作用。“思”:“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学生在课堂学习就是体验、探究、创新的过程。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