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费用”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给出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能依据实际情况给出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难点:能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去玩过泉州吗?有谁知道泉州都有哪些旅游景点呢? 师:旅游中最需要准备的是什么?(钱) 师:通常我们把旅游用的钱统称为旅游费用。(板书:旅游费用) 师:旅游费用的多少是因人而异的,即使同一个景点花费也会不同。聪明的人往往会利用智慧节省很多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旅游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吧。二、 研究探讨:(一)单选方案问题探讨:1、解决淘气一家的费用:4 个大人,1 个小孩师:淘气一家人听说我们泉州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也想到这边来,来个“泉州一日游”。出发之前,旅行社为他们推出这样的两种优惠方案:(出示)A: 大人每位 160 元 B: 团体 5 人以上(含 5 人) 小孩每位 40 元 每位 100 元 师:从旅行社推出的这两种优惠方案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团体 5 人以上,每位100 元”是什么意思? 师:淘气一家人有 4 个大人,1 个小孩(出示卡片),究竟选哪种方案比较省钱呢?(1) 小组交流。(2) 学生把想法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3)指名学生板演、汇报。(师把淘气一家人数卡片移到 B 方案下)(4)小结思考过程。(板书:计算 比较 选择)2、解决淘气三个老师的各家费用。 出示卡片: 李老师家: 2 个大人 4 个小孩 王老师家: 3 个大人 2 个小孩 张老师家: 1 个大人 6 个小孩 这三个老师又该选择哪种方案比较省钱呢?来帮帮他们吧。(1)小组分工合作,一人选择一个老师家,自己完成任务。(2)学生汇报。(把各家人数卡片移到相应方案下面)3、观察各家的人数与相应的方案,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 (随学生汇报板书:小孩多 大人多)(二)组合方案问题探讨1、那如果去 6 个大人 3 个孩子,又该怎样选择最划算呢?2、如果去 4 个大人 7 个孩子,怎样选择最省钱呢?(学生小组交流、计算、汇报后,把人数卡片移到 A 和 B 方案之间)师:看来我们同学都很有经济头脑,不仅掌握了基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