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化学变化 —— 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 质量守恒定律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王磊 张旌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以实验探究为主、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开放式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等过程中,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和探索新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学生共同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身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 理论依据 科学认识的方法论 所有的科学认识都需要采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贯穿于所有科学认识的一条脉络,它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科学认识的大致过程:发现和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 收集有关的资料、文献和数据 ―― 分析、研究、处理资料、文献、数据(或提出假说、验证假说) ―― 发现问题的规律性,得出结论。这个基本过程就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是以认识论为理论根据的。 科学方法是科学家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遵循的途径以及使用的手段。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也是在科学认识活动中对实现的,因此,不能脱离基本的科学认识过程单纯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与训练。学生对科学认识过程的了解和体验,也是通过运用具体的科学方法来落实的,不存在没有具体科学方法的科学认识过程。无论是科学认识的基本过程,还是具体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无不渗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无不是在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科学研究尤其强调理性思维,思维是科学认识活动的核心。 科学认识中的方法论必然能够指导着我们对化学探究学习的理解及其具体的实施,为化学探究学习提供方法论上的依据。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定律之一。 承上启下,“承上”是指对学生已经学过的几个重要的化学反应进行抽象和升华。用学生较为熟悉的几个化学反应粗略地定量测定,发现其中蕴藏的科学规律,概括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的科学规律,从微观角度找出化学反应的实质。从而达成共识所有的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的总和。 “启下”是为学生后续学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