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景物描写“美”起来教学目标:1.细致地观察景物,能调动多种感官感知景物美。2.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能用生动的语言表现景物的美。教学重难点:1.细致地观察景物,能调动多种感官感知景物美。2.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能用生动的语言表现景物的美。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课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明确目标二、自主学习(1)阅读课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完成下列题目:① 景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② 观察景物特征的方法有: ③ 小结:要让景物描写“美”起来,就是要: (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习题。 语段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① 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② 作者是怎样观察这些景物的。 ③ 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 ③ 小结:要让景物描写“美”起来,就是要: 三、小组合作——写作实践。1.观察秋叶图,问一问自己:我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2.观察夏荷图,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字数在 100 字左右。四、小组交流——你写我评。1.小组交流,组内同学选出一篇代表作,生用展示台交流。共同对这篇习作进行修改、点评。2. 请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习作,把感受最深的地方,你以为最美的地方写具体,写生动。3. 小组合作再修改并展示。五、完成课后习题第一题。六、教学反思本课设计主要针对学生不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的问题。尤其是初一的学生普遍存在写景抓不住景物特点,东拉西扯或无从下笔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7-9)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同时强调“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强调“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课堂中,教师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变换视角、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景物的特点,获得自己观察景物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师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能充分发挥想象,准确使用词语、修辞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