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游戏教学中教师起到的作用姓名:吴丹惠 教龄:2 年 职务:教师单位:镇江新区平昌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由孩子自主发现、自主生成、自主探究,自己获得经验,教师也从一个主导地位改变成为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材料的提供者等等。如果孩子对其所参与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那么孩子的各种能力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由此,幼儿园游戏成为一日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的教育契机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关注。 一. 幼儿园游戏环节组织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者,在游戏组织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我们看到,目前,许多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存在一定的小问题,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日常活动浪费时间。“一二组小朋友去喝水,三四组小朋友去上厕所,……”我们常常会这样组织孩子。而且这样的效果也很明显,孩子们的确井然有序,教室里会安静得一点声音也没有。可是,当我们温柔地向孩子发出这样的指令时,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违背了纲要的精神,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们除了消极等待,什么也做不了。这种没有必要的“集体活动”是纲要中所竭力避免的。 (二)避免消极控制,不催促孩子。 “豆豆,快点啊!”“乐乐,你洗手多长时间了,还不出来!”“妞妞,不许在厕所玩!”“我数到三,再出不来的小朋友不要玩区角了!”听吧,过渡环节中,老师完全被孩子牵着鼻子走,有时不得不歇斯底里地吼一嗓子,完全没有了平时的从容,而且时间长了老师喉咙也会受伤。而孩子呢?这样的情况下,无论老师还是孩子都处于被动状态。不用说,这样的教育一样是不成功的。许多老师认识到了以上的两种弊端,开始把重点集中到如何使游戏组织更加有价值,更加充实,更能体现孩子的个性。于是,新的方案产生了。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三)不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重视孩子身心健康。“先喝完水的小朋友可以先去看书。”“先吃完饭的小朋友可以先玩玩具。” “先画完画儿的小朋友可以去玩 xx 区角。”为了尊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许多老师采取这样的方法来减少孩子们的消极等待现象。事实也证明,这种方法的确有效地避免了消极等待的情况,从表面上看,秩序井然,时间隐性浪费的情况大大减少。然而,许多本质的问题却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玩到玩具、看到图书、或者想早点到自己喜欢的区角,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