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给学生“宽广的自由”江苏省新沂市阿湖镇中心校 丁良桂近日,读了美国小学教学的一个案例,颇受启发。大体是这样的:一天,一群二年级的美国小学生和几位哲学家谈论起西部的月亮,这是他们的哲学课。他们刚开始学诗,所以他们自己选出来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诗要有节奏?”有一个女孩子前后摇晃着身体说:“有节奏,就是在动。所有在动的东西,都有节奏。所以,一读诗,我们就可以摇头晃脑。”有同学不同意,说:“月亮在动,绕着地球转,难道月亮也有节奏?我们怎么没看见月亮摇头晃脑?”又有同学反驳:“你看不见月亮有节奏,不代表月亮没有节奏。你看不见的东西多着呢。譬如说,你看不见鬼。”一个黑人小男孩一脸严肃地说:“我看见过鬼。有一天,我在黑黑的过道里走,一个鬼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就在这儿。”他指着自己的右肩。另一个黑人小男孩说:“那是你哥哥。”哲学家都忍不住笑了。又一个小男孩发言了:“月亮肯定有节奏,因为它孤独,它要写诗。星星就是它写出来的诗。” 在美国的课堂里,学生是自由的,就像是萧红笔下祖父园子里的那些蔬菜瓜果,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生命得到了自由的伸展。你看,问题是学生们自己选出来的,他们的发言可以任意发挥,思维可以天马行空,课堂的表现形式就是生生的对话。没有教师生硬的灌输,没有所谓的价值引领,一切都是那么的自自然然,无拘无束。在这样的课堂场景中,学生的天性得以释放,思维得以无限的扩展诗性的语言也得以自然流淌。 反观我们的课堂,学生们有这样的自由吗?我们总是不相信学生,强势地主宰着课堂,以自己预设的问题牵引着学生,不管这个问题学生是不是感兴趣总是滔滔不绝地向学生灌输,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或者自己能够读懂。总是对学生的发言说三道四,过于挑剔,不管学生喜不喜欢,乐不乐意。我们的课堂给予学生的多是恐惧和压抑,学生在课堂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幸福的伸展,教学中就要给学生“宽广的自由”。要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时间去读、去思、去辩、去做。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提,书要让学生自己去读,方法要让学生自己去选,题目要让学生自己去拟。要让课堂变成学生实践的舞台,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去享受学习的快乐。我们教师呢?就退隐到幕后,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拉一把。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巧妙的点拨……如此,课堂才能变成学生们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