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思考之班主任如何行使批评权潘花桂在一个完整的教育中,适当的批评是难以避免的重要手段,这种权利,是教师职业和班主任岗位所赋予的。有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该如何行使批评权呢。社会学习论认为,个体能学会某种行为,或者避免另一种行为,是因为行为后的奖赏与惩罚作为强化物,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批评教育就是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教育者所预期的认识或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的过程。而班主任是班级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所以班主任应理性地看待并科学的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这里用几个心理学手段来谈谈老师们如何有效的进行批评教育。首先: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呈正线性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呈倒 U 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也就是说过多的批评,会使学生自卑,过滥的批评,会使学生产生免疫力,对于过于敏感的学生,尽量少批评,因为不当的批评会导致他们变得更加抑郁。其次:“光环效应”理论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也就引退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批评学生时,不要因为学生做错了一件事,就把他以前的一切错误一一数落,否则会大大的挫伤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觉得在大家面前永无“翻身”之日。切记避免说:你总是,你肯定,你从来…。最后:学会“共情”。共情又叫移情,同感,同理心等,其意就是指能设身处地的体验他人的处境,能将心比心的体验对方的感受。我们班主任在实施批评教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学会换位思考,从对方角度寻找其合理性。如班级里的小刘为什么总是爱占便宜。二是学会倾听,要听对方的表达,如动作,语言,判断其说话的内容。三是要学会尊重,老师们不要认为学生不需尊重,殊不知你在批评的同时,学生会因为自己自尊心严重受创,走向极端,所以任何时候都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四是批评学生要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只有如此,批评才会见效,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学生才容易接纳。所以,在这里我强调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授课老师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学会适当地、正确地、有艺术地批评。只有这样才能使批评合情合理,,入脑动情,最终才会有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