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 教学案例分析《长方体表面积计算》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教具,组织学生回顾长方体的特征,特别是长方体六个面的特征,为下一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作铺垫。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并展开长方体教具,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最终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表面上看,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但实际上,学生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思维活动。因为老师已为下一步要学习的知识扫清了障碍,学生根本不用“跳”就能摘到“桃子”。而初次教学六年级的我也步了人家的后尘。但在偶然的机会下我看到了一则案例,使我受益匪浅。 一、案例片断实录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后)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六个面面积的和就是它们的表面积,现在你能结合以前的学习方式,想办法算出你们桌子上长方体的表面积吗?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开始动手剪、拼、测量数据等,几分钟后,长方体的表面积开始浮出水面。) 师:好!请同学们停下来。下面,哪个组愿意到前面来把你们自己的想法和计算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组 1:我们是这样想的:先把长方体沿几条长、宽、高剪开,成了这样的形状(学生举起图片),然后把它看成一个组合图形,量出相关的长度,再计算,算式是:16×4+5×3×2=94(平方厘米)。(学生板书算式) 师:哦!?能解释一下这个算式的意思吗? 组 1:把这个图形看成中间一个大长方形和两边两个小长方形,16×4 是算中间那个大长方形,5×3 是算一个小长方形,再乘以 2 表示有两个这样的长方形。 组 2:我们也是把长方体剪开,不过和他们的不一样,展开后是这样的,然后量出长度,算式是这样的:14×5+4×3×2=94(平方厘米)。(学生板书算式) 师:也给同学们解释一下。 组 2:我们也是把这个平面图形看成一个大长方形和一个小长方形,14×5 是算中间那个大长方形,4×3 是算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有两个,所以乘以 2。 组 3:老师,我们也是把长方体剪开后再计算的,不过我觉得我们的方法比他们的要简单。! 师:哦!不一样吗?我看差不多呀! 组 3:不一样的!你看,我的算式是这样的:11×4+10×5=94(平方厘米) (学生板书算式)。我们把这个图形看成右边一个长方形和左边一个长方形,11×4 是算左边那个长方形,10×5 是算右边那个长方形,只要算两个长方形就可以了! 师:噢!是要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