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后答案0 导论关键概念经济学: 经济学就是来阐释在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有效的进行资源的配置,来最终提高人们幸福感的一门学问。稀缺性: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在给定的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一个国家之最大可能的资本品与消费品之生产的各种可能性组合。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实证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规范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来分析处理经济问题,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复习题1.经济学的内涵是什么?经济学就是来阐释在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有效的进行资源的配置,来最终提高人们幸福感的一门学问。2.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怎样使用相对有限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人类需要?这就是经济学所要研究并需要回答的经济问题,亦即资源的配置问题。这一问题, 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3.简述一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2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以前, 对当时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形成了某种经济思想,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在西欧各国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综观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说, 从近代重商主义学说以来,大约一共经历了六次大的“革命性 ”的变化: 一是 1776 年亚当 ·斯密代表作的产生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二是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出现的边际主义革命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三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凯恩斯革命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四是 20 世纪 50 年代货币学派的产生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四次革命;五是 20 世纪 60 年代的斯拉法革命是近现代西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