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校长外出学习体会VIP免费

校长外出学习体会_第1页
校长外出学习体会_第2页
校长外出学习体会 九月下旬,我有幸与三位同行一同到南京、苏州等地的学校参观学习,短短四天时间,参观了南京、常州、苏州的四所学校,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丰富了自己的见闻,也引起了自己诸多思考。学校要求我们把自己的收获给大家做一汇报,这无疑是给我们出了难题。虽说这次出去看也看了,听也听了,收获也不能说没有,但只能说所得相当浅薄,今天,就简单谈谈自己一点儿不成熟的体会,恳请大家能多多指教。 这次出去,我的体会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走出了一个误区,学到了一种心态,引起了一点思考。 走出了一个误区,就是走出了“全面发展”的误区。 自上世纪 90 年代提出素质教育和新世纪新课程推行以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了被宣传较多的口号,成全人、发展人、造就人成了教育终极的目的。一直以来,我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但是收效甚微,为此我也倍感苦恼。这次听讲座,老师的话让我豁然开朗。有这样一个故事:小白兔在长跑比赛中取得了冠军,非常高兴。兔妈妈想,我的孩子长跑这样厉害,游泳也一定会取得好成绩,于是她就让小白兔去参加游泳训练。在一年后的森林运动会中,小白兔游泳成绩平平,连原本的长项长跑也名落孙山,兔妈妈一下子傻了眼:孩子,我原想让你能全面发展,没想到却害了你呀。其实,仔细想来,我们在教育中也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我们常常教导学生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其目的即鼓励和暗示学生成长为一个“完美”的人、一个“全才”。尽管每个学生都努力地追求“全面发展”,可在学期末评选时,老师常常犯难,因为语文尖子生往往数学成绩一般;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功课都比较出色的,音乐、美术又成问题;好不容易有一个音乐美术语数外不错的,恰恰又是个跑不快、跳不高的体育方面的“学困生”,结果“全面发展好学生”往往是“全面中等生”。其实,“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真的能培养“全才”吗。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有必要对素质教育要求的“全第 1 页 共 2 页面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有效的成长与发展。其实,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力结构本来就不平衡,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力构成。那些集各方面知识能力于大成的人只是人类中的特例,要求学生在各方面做到全优是不现实的。教师应该做的,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为其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做到扬长避短,让每一个学生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海无涯书城+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事业,爱好互联网行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