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手册学习体会开学前,精准摸排师生健康状况。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全体 教职员工,实行责任分包形式,对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信 息再次进行全面摸排,摸清每个人的假期去向及身体健康状况, 精确建立健康台账。禁止有发热、干咳等症状和未过隔离期的师 生返校,坚决阻断传染病源向校园输入的渠道。严格核验开学条件。全省疫情防控 I 级响应终止后,市、区 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统一组织教育、 卫生健康等部门,对属地范围内的学校进行全面核验,核验合格 后,统一安排学校开学。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清洁消毒。按要求对学校各类场所和重点 部位进行消毒,教室等活动场所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 3 次, 每次 30分钟以上。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 应适当减少。幼儿园可在孩子来园前、户外活动和饭后散步期间 开启活动室、寝室、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至少开窗 3 次,每次 30 分钟。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可采纳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同时采纳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 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条件保障。针对开学时防疫工作需要,测算并落实疫情防控 所需经费和物资。提前储备好疫情防控应急所需医用罩、75 % 酒精、消毒溶液、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洗手液、肥皂、胶皮手套、 体温计、红外测温仪、喷雾器、应急药品等。有条件的学校,按 每 40 人一 45人设 1 个水龙头,配备必要的洗手液、纸巾和 吹干机等设施。根据位置相对独立、远离人群、卫生条件较好的 原则,设置临时应急隔离空间,配备相应生活、防护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开学前一周内,学校对所有室内公共场所集中开 展消毒;开学后,加强校园室内公共场所的日常预防性消毒。校 园内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有聚集性发热病例时,应及时与属 地疾控部门联系,参照有关规定开展消毒处理。教学准备。通过网上教研、视频会议等方式,组织老师备好 课,针对延迟开学实际情况,开展线上教学和辅导。科学制定开 学后教学计划,统筹做好延误学时补充、老师教学工作补位、学 生居家学习辅导等教学安排。开学决定。根据当地疫情控制状况,待全省疫情防控 I 级应 急响应终止,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 综合研判疫情防控形势,讨论决定具体开学时间,并提前一定时 间向社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