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学习体会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学习体会 审题是进行正确做题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谨慎认真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是学生一拿到题目马上做,没有看清题目的要求,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识字少,题目的数量关系理解不透彻,有一部分学生仍处于记忆、模仿,甚至猜谜层面,那么如何才能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呢。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会学生读题 一提起读题,多数被认为是语文学习的专利。其实不然,数学中的读题不仅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而且是理解数学题目题意的必要措施。 二、找到读题的方法 读题的方法即在读题的时候找到题目的关键词,重要词,并且在读的时候重点词重点读,做题的时候把重点词圈出来,如把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要求学生把“从大到小”圈出来,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学生,“一共”要圈出来,表示这题合起来用加法,从右边数把第 6 个圈出来,“右边”和“第 6”要圈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在读题时就会抓住重点,理解题的意思。 三、加强对比练习 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但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形成一定的解题技能。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或者具有逆向思维的题,要经常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练习中思维得到训练,形成一定的解题技能。如:13 里面有个十和一;13 里面有一和个十。 四、加强读题表达能力 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正确地指导学生读好题,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就为审题和解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读题的时候要逐字逐句,反复仔细,做到读得准,读得好,读得懂。在要第 1 页 共 2 页求学生读好后,教师可分别让学生进行叙述,要求从过急从不看题目的习惯,变能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把题目的问题、条件及意思仔细复述一遍,这样通过学生认真的读题目和观察、比较,就能正确列式解答。 五、重视语言文字教学 数学问题用精炼的文字叙述,并用数学术语来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不少题目还经常出现常识性的概念,某些词、字对题目的题意和确定解决方法具有决定性作用,都是审题的重点。例如常见的“一共”、“还剩”、“比...多”、“比...少”等这类名词,由于本身是表示总数或差数的,加之要求“一共”用加法,求“剩”用减法等原因,一些学生形成见“共”、“多”就加,见“剩”、“少”就减。其实这些名词在不同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