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形势与政策》课学习心得体会VIP免费

《形势与政策》课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1/5
《形势与政策》课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2/5
《形势与政策》课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3/5
《形势与政策》课学习心得体会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浅显的认识。虽然只是短暂的几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我平时很少看新闻,很少关注国家政策、社会形势,因此对社会形势政策基本不了解。而《形势政策》这门课,正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帮我们了解和分析形势与政策。 学习这门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中国的环保法律制度的学习。学习中国的环保法律制度,我有以下心得。 上世纪 80 年代,国家提出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90 年代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重要变化。 一、我国环境立法进展环境立法起步较早。我国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将环境立法纳入议事议程。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环境保护法(试行)。1982 年宪法作出“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有关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海洋环保等法律也于八十年代初相继问世。同国内其他部门立法相比,环境立法起步较早。 环境法律框架基本形成。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 10 件、资源保护法律 20 件。此外,刑法、侵权责任法设立专门章节,分别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和“环境污染责任”。国务院颁布了环保行政法规 25 件。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了地方性环保法规和规章 700 余件,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环保规章数百件,其中环境保护部的部门规章 69 件。 环境保护主要领域基本有法可依。在综合立法方面,制定了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在污染防治领域,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在生态保护领域,制定了防沙治沙法、野生动物保护第 1 页 共 5 页法、水土保持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在核与辐射安全领域,制定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 环境保护主要法律制度基本建立。环境法律制度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事前预防、行为管制和事后救济三大类。一是事前预防类,主要是指为避免经济发展产生环境危害而设置的制度,是预防原则在环境立法中的具体体现和适用;二是行为管制类,主要是指监督排污单位和个人环境行为的制度,其目的在于为环境监管提供可操作的执法手段和依据;三是事后救济类,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学习心得体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