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心得体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之所系,不过民生;国之所存,其须税收。 一、税收之史,源远流长…… 以夏为始。夏朝之“贡’;西周之“赋”、征收之“税”;鲁国“初税亩”;秦汉的土地税、壮丁税、户口税;明朝的按地征税,直到清末,租税更是成为了多种捐税的统称。而税收也已在这千百年的更改与完善之中,渐趋成熟。 二、税收,文明 如今的税收,早已成为了共和国的血脉,不可或缺。 每年,我国的财政收入,90%来自于税收。21 世纪的税收,就如中国其他文化一样,渗透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购置家室、领薪取息无一不与税收关联。 然而,逃税漏税此类案件,在如今,早已习以为常;“老板月工资无一例外不到 1000 元中国富人逃税丑态百出”这般标题,更是屡见不鲜。 而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更是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在 2000 年个人所得税中,工薪所得税占 42%,其次是利息税占 28%,两者合计占 70%﹔个体经营、劳务报酬等应交税所占比例较小。这就意味着大部分非工薪的高收入者应交的个人所得税并没有足额收上来。”他同时指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1986 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为2.32%,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 2.76%,纳税比例与工业产值比例较为接近,到 1998 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为 7.09%和 17.11%,相差10 个百分点,若扣除必要合理的减负税收,至少纳税少了一半。其主要原因是,相当部分的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从事地下经济,有的从事非法经济,大量偷税、漏税和逃税,成为快速致富或暴富的主要手段之一。” “如果你有钱了,首先要做什么。” “如果我有钱,首先要交税。” 这句话,不是出自初涉商海的淘金者,不是出自初出茅庐的学生,而是出自一个,终日以乞讨为生的美国乞丐之口。 第 1 页 共 2 页 这是一套多年前的英语教学节目,已然记不清当时的主题是什么了,但是可以肯定的,却是这段对话并非这个节目的重点。然而,正是这个无意的穿插,却让我有了一种灵魂的震撼。 它反应了遵纪守法在那个国度,已然渗透进了人们的思想之中,成为了理所应当。而不是时刻的提醒,法律的约束以及外界的压力。 三、税收。发展 当代社会,税收更是成为了国家命脉之根本: 当年的阡陌交通变成了今日的条条大道;当年的黄河泛滥变成了今日的三峡奇观;当年的茅屋陋室变成了今日的鳞次栉比,当年的人迹罕至变成了今天的天赐美景""这些,无一不以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