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朗口学习心得 2009 年 10 月 12 日至 16 日,我们一行 12 人赴 XX 省 XX 市XX 县区杜郎口中学进行学习考察。这次考察,我们在杜郎口中学参观学校校园文化,观摩了各年级、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实况,与学校个别教师、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参观和听课,我感觉到,杜郎口中学的改革经历让人荡气回肠、热血沸腾,杜郎口中学所取得的改革成果和经验,令人震撼、让人回味、值得借鉴与推广。其中感受最深的有两点是: 激情四射——杜郎口的课堂 我随着参观的人群,走进教学楼里第一间教室。踏进门,我惊诧自己走错了地方。教室里仿佛就是农村的集市——集满了外来听课的人。未见讲课的老师,也没听见讲课的声音。学生的课桌摆放的很另类,不是传统的“排排坐”,而是四张或六张集中在一起堆放成方块,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放有一个搪瓷缸子,里面盛满了无颜六色的粉笔头或书写笔。教室里四周都是黑板,这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面积最大的黑板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块“领地”,用各种颜色的线隔开来。“领地”的上方无一例外地写着诸如:"课堂似舞台,由我来主宰,与我同进步,成功就到来",“善于合作的人,将是进步最快的人”这样的口号。不过,最令人诧异的是,教室里没有所谓的三尺讲台,亦没见高高在上的老师,每个小组都书声朗朗,议论纷纷,他们姿态各异,或站或坐或蹲,或斜倚在课桌旁。。 我进了几个教室,耳闻目睹了不同科目的课堂,无不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课堂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朗诵、或讲解;小组展示,不拘一格,个人展示,独具特色,画图、粘贴、证明,排列、组合、演示、实验、即兴表演或演讲应有尽有;说学逗唱,摸爬滚打,“十八般武艺”竞相辉映,只要你有潜力,有欲望,无所不能,尽情发挥。教室的门都敞开着,很多声音高叫着,所有教室都大同小异,满教室全是外来听课的人,不少带着摄像机或数码相机,所有的教室都对参观者自由开放,孩子们对进进出出的听课者充耳不闻,对摄像第 1 页 共 4 页机的镜头或闪光灯熟视无睹,一副见怪不怪的自若神情。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在参观的人群中,得费好大劲,才能辨认出哪个是任课老师。在到杜郎口中学之前,我准备了听课本,但等上课后,才发现本子根本就派不上用场,这样的课堂根本无法记。 有人戏谑杜郎口课堂是“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面全是黑板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可是这样的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