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宏观之窗读后感 第一篇。推开宏观之窗读后感前几日带儿子到书城闲逛,看到韩秀云所写的《推开宏观之窗》一书。喜欢这本书的名字,也喜欢树皮的装帧,就买了一本。拿回家以后,花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快速的翻阅了一遍。应该说,这本书是一本宏观经济学的入门书,作者写的通俗易懂,也很顺畅。虽然自己大学是学经济的,不过工作以后再看这些书,才发现上学时因为阅历的原因,对很多东西的理解太过机械和肤浅。虽是老知识,但每翻一遍都有新收获。 这本书写了二十三章,涉及到了宏观经济的几乎所有方面,但都是一点而过。不过,这次的快速阅读还是让我对一些知识有了新的认识。 关于经济学的流派,以前看过一些书,什么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新自由主义学派等等,搞得我云里雾里。韩老师提出了一个我很好记的经济学派划分:经济学派就分两派,一个是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主义,靠“看不见的手”促使经济运转;二是凯恩斯的政府干预主义,靠“看得见的手”调控经济。其他的什么货币主义、预期理论等等,都是这两类学派的分支。对像我这样不搞经济学研究,脑子不好使的人来说,这个分法好。 关于一国经济是如何平衡的。韩老师描绘了凯恩斯对一国经济平衡条件的描述公式:一国的经济有四个部门,分别是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经济平衡的公式为:消费品+储蓄+政府收入+进口=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这个公式表示的含义表示四个经济部门总的产能等于四个经济部门总的消费,这样经济才能平衡。这个公式对经济最大的影响在于如果要求得平衡,需要很好的解决各个经济部门的财务分配问题,因为如果财富分配严重失衡,这个公式所表示的平衡迟早会打破,经济危机迟早会发生。试想,如果居民的储蓄很少,财富都保留在了企业和政府,那么企业只能扩大投资,政府的财富过度又会导致腐败和财富过度集中,但是公式的另一头没有消费。如此一来,经济失衡是必然的。如果财富都分配给了第 1 页 共 20 页企业,分配给了政府,居民的财富很少,那样的经济也不可持续。中国的经济就面临着这个重大的问题。不知道马克思所说的:资本的逐利性必然导致再生产的不平衡,并导致经济危机。目前的中国不仅面临资本的逐利性,还面临着权利对财富的过度攫取,我们的再生产不平衡会不会出现。何时会出现。老天保佑。 关于社会保障体系和三农问题。韩老师讲到中国的社保问题,提出如此大的资金缺口如何解决,其中政府的一个思路是盘活存量的庞大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