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读后感 郭传秋 是学校给每位老师发放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这本书。也想,既然学校推荐老师学习这本书,那它就一定是一本绝好的书籍。水平有限,就看看吧。果然,读过之后受益匪浅。我要让它成为我经常翻阅的一本工具书,让它成为我的良师益友。 这本书的主编是沈毅和崔允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本书由故事分享、问题解答、范式创新、课例研究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故事分享记录了 xx 余杭、北京海淀等若干学校探索课堂观察的故事。第二部分问题解答。作者选择了 20 个问题,解答了有关课堂观察的概念、意义、操作流程等问题。第三部分范式创新。主要介绍课堂观察工具,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维度进行设计,是本书的精华部分。第四部分课例研究。这部分作者写了四个值得借鉴的案例。 读者本书的感觉是阅读越想读,阅读越想看。作者说得真切,讲的实在。这是一本很实用的宝书。读完这本书,我对课堂观察的课堂研究方法有了更新的认识,也有一些感悟。 传统的听评课,老师往往没有什么准备,大部分人都是很空洞的夹着一本听课笔记本外带一支笔就进了课堂。没有预先和老师联系熟悉课程内容,也不了解学生的情况(比较务实的老师会在课程中间偶尔接学生的教材翻阅一下)。在听课过程中听课老师往往关注老师多一些,关注学生却很少。在提出听课意见的时候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说的套话、大话多,空洞而且没有理论依据,更没有改进方法。很少老师会针对课堂的某一个细节展开评课。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要求老师把思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有准备得走入课堂进行观摩。要听别人的课首先要做好听课的准备,而准备中,除了熟悉课程内容,了解学生状况等,确定正确的课堂听课理念是最重要的,要选择好课堂观察点,有效听课。比如:是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还是观察小组活动效应;观察老师课堂时间分配还是课堂活动是否面向第 1 页 共 2 页全体等。 在评课时,老师要用依据说话,用理论说话。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认识并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比如着眼于学生投入状态来评课。学生课堂投入状态可从手、口、眼多方面反映出来,所以站在这个观察点的听课老师一定要坐在学生前方观察。老师课堂观察时,可以从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个问题入手,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或者老师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是怎么参与的,效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 例如:我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