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并原则通过的《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措施》,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面临的形势及主要目标 (一)“十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构建和谐湖北的总体部署,卓有成效地推进繁荣湖北、法治湖北、信用湖北、文明湖北和平安湖北建设。全省上下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求是创新、扎实工作,先后成功应对非典疫情和汉江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挑战,有效抑制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长期困扰我们的农民负担重、国企改革任务重、防汛任务重、财政包袱重等矛盾和问题有较大缓解。全省上下立足于“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和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着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武汉城市圈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着力培养各级干部清廉务实的作风,全省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较好地实现了“三年有明显变化”的总体要求。 1.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十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0.1%,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主要产品产量增长,优质率提高,粮食总产量达到 2177.4 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刷新历史记录,其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超过 60%,水产品、生猪优质率达到60%,“双低”油菜、淡水产品产量保持全国第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能力明显增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大力推进“三个三工程”、八大行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实施全省新型工业化规划纲要卓有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 630 亿元,年均增长 16.2%,建成 100 多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促进了产业的优化升级。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及武钢、武烟结构调整显现成效,东汽与日产、本田,冶钢与中信泰富合资合作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发挥效益。列入“三个三工程”的 100 家重点企业实现利润、税金均占全省工业的 60%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 1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