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 运输业的产生与发展一、运输业的产生与发展 P1~P71、发展的三阶段:手工业生产阶段、工厂手工业阶段、机器生产阶段。2、进入机器生产阶段以来,即近现代以来,又可分为以不同运输方式为主的四个发展阶段:(1)以水运为主的时期(18 世纪中叶~19 世纪初)(2)以铁路为主的时期(19 世纪 30 年代~20 世纪 30 年代)(3)管道、公路、航空运输大发展时期(20 世纪 30 年代~20 世纪 50 年代)(4)建立综合运输体系时期(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运输业发展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水运、铁路、公路、航空 、管道 5 种运输方式具有各自的优势,又存在各自的缺点,因而不能片面地发展某一种运输方式,而忽视其他运输方式的作用。为了减少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不适当竞争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必须重视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利用和协调发展,构建现代化的综合运输体系,于是世界运输也进入了一个建立综合运输体系的时期。§2 运输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一、西方经济学家的思想与早期论著 P7~P191、亚当·斯密的运输经济思想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在 1776 年出版了代表作《国富论》。当时正值英国进行产业革命的时期,运输也即将进入以水运为主的机器发展阶段。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根据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经验,论述了运输经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即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其主要观点是:(1)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2)运输影响分工和交换(3)运输影响资源开发和对外贸易(4)运输与贸易的规模受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2、李斯特的论述李斯特是德国早期的经济学家(1789~1846),于 1841 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比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晚了半个多世纪。此时,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法国和美国的工业革命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而德国的工业革命起步不久,远远落后于英、法、美三国。因此,李斯特不仅看到了亚当·斯密以后这几十年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的巨大发展,而且也看到了世界运输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以铁路和轮船为代表的机械化运输出现,这就使他能够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刻的分析 。其主要观点是:(1)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2)运输既是工业和贸易的原因,又是工业和贸易的结果(3)运输政策对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3、马克思的运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