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劳动的开端》第一课时VIP免费

《劳动的开端》第一课时_第1页
1/6
《劳动的开端》第一课时_第2页
2/6
《劳动的开端》第一课时_第3页
3/6
劳动的开端 乐雅学校 任会霞【教材分析】 《劳动的开端》是一篇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的文章,作者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本课就是节选于本书。从课文中可以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学情分析】 文中所写的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学生所处的幸福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很难理解,因此,课前引导学生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抄写文中喜欢的词语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教学准备】 制作与课文相关的课件。【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主质疑。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词“开端”,谁能说说它是什么意思。(指名发言)那么“劳动的开端”是什么意思?(指名发言)2、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课文《劳动的开端》。(板书课题)3、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的脑中产生了那些疑问?(引导学生大胆设疑,教师及时归纳、梳理出文中所要探究的重点问题。)(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文章的脉络结构是怎样的?(3)这是一次怎样的劳动?为什么把这次劳动称为“劳动的开端”。 “学贵有疑”,刚才大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相信大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自己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有信心吗?(有)对!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二、疏通课文,自读探究。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们提出的疑问,把重点的句子用铅笔画出来。三、多元对话,合探解疑。1、简介作者,了解背景。这篇文章的作者吴运铎(1917—1991)出生于江西萍乡县。由于家庭贫穷,为生活所迫,12 岁便到安源煤矿当矿工,受尽了非人的折磨。1938 年,他毅然投奔新四军,从事军械修理和制造工作。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做各种炸弹、地雷的试制实验,左腿因此落下了残疾,但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次一次与死神搏斗吴运铎是我国军工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解放后,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把一切献给党》这部著作。这部书感动了很多人。此书译成俄文后也感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劳动的开端》第一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