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教案2008-6-25 浏览选项: 本文已被浏览 1319 次戊戌变法教案(配课件) 隆回一中 胡绍丽 知识方面: 19 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早期维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康、梁的维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公车上书;《中外纪闻》;强学会;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保国会;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与失败的原因。 能力方面:(1) 通过对戊戌变法的兴起、失败、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 通过对康有为维新思想特点讨论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思想方面:(1) 通过对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以康、梁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2) 通过对维新变法从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继而成为社会改良实践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这一演变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必然产物。反映了历史进步的趋势;(3) 通过戊戌政变过程的教学,以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为榜样,培养学生爱国救国的意识和优秀品德。 重点、难点: 重点:戊戌变法的背景、康梁维新思想及著作、戊戌变法的内容及评价 难点: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戊戌变法的评价 本课教学设计理念: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尝试,同时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它又是一堂内容多、杂、难,比较棘手的课。在本课中我力图以人为本,突现活的历史,旨在诱导学生了解历史、探究历史、反思历史。其一:知识体系上以“再现维新”、“审视维新”、“反思维新”构建更加科学严谨的知识体系;其二:教法上采取学生自主探索、师生互动探讨等开放式教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并尝试研究性学习。 教 具:计算机、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讨、师生互动探讨等开放式教法。 教学过程: 创设历史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马关条约》的签订(课件视频显示),思考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教师导语:深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唤起了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段历史。 教学过程: 一、再现维新(点击课件:再现整个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