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的本土化探索——基于国内著名教学改革经验的分析陈佑清(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摘 要:我国关于教学过程本土化探索的典型经验,主要形成于 80 年代以来在学科范围内进行的教学模式改革实验以及洋思、杜郎口等中学整体推进的教学过程改革实践。这些典型经验在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具体组织上形成了新的观念和策略:在教与学的关系处理上,强调以学为本、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同时,为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对教与学的方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这些改革经验鲜明地体现了本土化研究的特征:直指我国教学的突出问题;采取了中国化的解答问题的方式;以转化、改造甚至发展等方式借鉴了国内外的教学思想。关键词:教学过程;本土化探索;国内教学改革典型经验;经验透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关于教学过程的探索,形成了两条几乎平行的路径。一条路径是,从理论建构的视角,对教学过程进行本体论层面的概括;另一条路径是,在实验或实践的层面,探索课堂教学过程组织环节的变革。本文以后者为基础,对国内关于教学过程探索的一些典型经验进行分析和归纳,并揭示这种探索过程背后所显现的本土化特色。一、教学过程本土化探索的典型经验(一)学科范围内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这类实验主要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其对教学过程的研究,大多是以学科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组织为对象,并以形成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其成果形式。从实际产生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影响来看,以下几种改革实验及其形成的教学模式在国内最具有代表性。1.魏书生的语文课堂结构改革实验[1] 此种改革尤突出学生的自学。作者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方面尤其下功夫,并创立了一套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方法体系。在教学程序设计上,魏书生创立了“六步教学法”。(1)定向。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2)自学。学生独立学习,自己解决问题。(3)讨论。前后左右每 4 人为一组,讨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4)答疑。立足于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每一小组回答教材中的一个问题。(5)自测。由学生拟出一组 10 分钟的自测题,让全班同学回答,学生自己评分、自己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6)自结。先由每个学生自己口头上总结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从各类学生中挑一到两名单独总结。此教学模式中所包含的基本的学习活动类型有:学生独立自学、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