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宝藏观后感 300 张芷乐:《国家宝藏》观后感 文章摘要:我们可以说对新中国没有感情,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的祖辈早年过南洋,我们的祖先源自中国,我们的根也源自中国.所以,《国家宝藏》里的宝藏也是我们海外华人的宝藏.那是我们的先祖遗留下来的文物.《国家宝藏》的每一集都很棒,最令我感动的前生故……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functionshare(type){switch(type){case"facebook" : fb.ui ( {method : "feed" , name : $("meta[property="og:title"]").attr("content"),link:$("meta[property="og:url"]").attr("content"),picture:$("meta[property="og:image"]" ) .attr ( "content" ) , caption : " 联 合 早 报 "description:$("meta[property="og:description"]").attr("content"),message:""});break;}} 西安的导游知道我酷爱文物历史,便向我推荐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承制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回新后,我迫不及待地在网上观看.一集又一集,欲罢不能.太震撼了。 有次我语重心长地告诉女儿,我不敢期望 18 岁的她能理解这个节目的意义,以及妈妈的心境.我提醒她,是的,我们新加坡华人跟新中国完全扯不上关系.我们可以说对新中国没有感情,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的祖辈早年过南洋,我们的祖先源自中国,我们的根也源自中国.所以,《国家宝藏》里的宝藏也是我们海外华人的宝藏.那是我们的先祖遗留下来的文物. 《国家宝藏》的每一集都很棒,最令我感动的前生故事是XX 省博物馆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共 1155 枚竹简,主要记载第 1 页 共 2 页了秦朝时的法律制度.一名小官员“喜”的陪葬品就是他生前的工作物品:竹简.他是名副其实地把工作带入坟墓,显示了他是如此热爱他的工作.“喜”给我的一个启示是热爱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至于今生故事,最令我动容的是故宫博物馆的“石鼓”在抗战时期的迁徙故事.讲述人梁金生一家五代都在故宫工作.他家旧照片中五个孩子中少了大哥.原来在 1949 年,国宝要被搬迁到台湾时,大哥随着爷爷到了台湾.在战乱时期,国宝就一路被迁徙,祖孙俩以为很快就可以回到中国大陆,怎知一别就是50 年。我相信让台湾人看这个故事肯定会有很多人泪崩.我是新加坡人,我不背负这样的历史包袱,可是,这段真实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 石鼓的国宝守护人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