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夜莺的歌声》 白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江琴教材简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地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写了三个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钩,再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着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着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设计理念:新课程提倡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注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坚持以生为本,顺学而导。本课教学,就是让学生感知课文大意之后,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并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去品读、感悟。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2、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品质。教学难点:理解小夜莺是怎样巧妙地跟敌人周旋,为游击队传送情报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出“歌声”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3 课《夜莺的歌声》,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诱敌-带路-歼敌-再诱)12、初读课文,我们体会到小夜莺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这节课,我们来细细品读重点词句,看看夜莺是怎样巧妙利用“歌声”跟敌人周旋的。【设计意图】:上课开始,让学生回顾复习,感知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目的是调查了解学情。教师只有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实现以学定教,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教学艺术。二、交流体会,突出“歌声”1、浏览全文、自找“歌声”。画出课文中描写“歌声”的句子,想一想,这些“歌声”代表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何联系?2、阅读感悟、交流“歌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3、课时小结、叹服“歌声”。“小夜莺”用歌声吸引敌人,用歌声给游击队情报传递,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后,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