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季 焜 六 十 年 中 国 农 业 的 发 展 和 三 十 年 改 革 奇 迹 — — 制 度 创 新 、 技 术 进 步 和 市 场 改 革( 2 0 11 - 1 2 - 1 6 )发布时间: 2011-12-16 8:21:14 一、引言 中国农业在过去六十年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过程。前三十年中国在摸索发展并走过许多弯路,取得一些发展经验,但也有很多的教训。后三十年是中国改革发展的三十年,是中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崛起的三十年。 在 1978 年以前的三十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多史无前例的巨变。解放后,中国完成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改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1952-1957 年)取得成功后,中国开始了极具争议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制度,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力;当中国的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在 1963-1965 年得到初步恢复后,1966 年中国又开始了震惊中外的“文化大革命”。在前三十年,中国农业就是在这样的政治制度的安排下,艰难地发展、倒退、再发展,其过程喜忧参半。 改革三十年是中国经济巨变的三十年,在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创造了世界奇迹。自 1978 年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以年均接近 10%的速度持续增长了 30 年,2008 年人均 GDP 达到22698 元(或 3267 美元);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2007 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了 13786 元和 4140 元,扣除城镇和农村物价指数的影响,三十年内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 7.34 倍和 7.53 倍(国家统计局,2008),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 7.1%和 7.2%。 改革三十年也是中国农业巨变的三十年,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4.6%,远远高于人口年均1.1%的增长速度;粮食稳步增长,其他主要农产品的增长速度更加显著,谷物达到基本自给,总体食物自给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结构也不断优化,生产逐渐向相对比较效益较高的部门和产品转变,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农村就业结构也不断升级,出现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非农就业增长和地区流动;农村贫困人口显著下降,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 2015 年的减贫目标。 中国农业六十年的发展和最近三十年的巨变见证了改革的成就和政策的影响,然而,农业改革并没有结束,中国在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还将面临一系列重要挑战。本文将在简要总结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