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我国电力行业的行业概况2.1.1 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我国电力工业自 1882 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 67年,到 1949 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 185 万千瓦和 43 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 21 位和第 25 位。1949 年以后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 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5712 万千瓦,发电量达到 2566 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 8 位和第 7 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 1996 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 2 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1.2 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确立了电力工业先行的地位。在以往各时期电力生产与经济增长的比较来看,往往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年份,电力生产的增长超过了 GDP 的增长。而在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时期,电力生产的增长速度低于GDP 的增长。由此可以看出,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2.1.3 电力行业的特点1.基础性行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行业之一,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电力保障。同时,它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与煤炭业、石油天然气业、交通运输业、钢铁铁行业、机械制造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尤其电力行业与煤炭业、石油天然气业的关联尤为紧密。2.周期件行业,受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大。纵观电力行业近 20 年的发展,体现出 10 年一大周期,5 年一小周期的特点,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周期相对应。3.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力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都较高。对于电力输送和供应环节,目前仍实行严格的进入管制,实行供电许可营业制度。对于发电环节,采取项目审批制度,大中型电力建设项目由国家计委审批,小型电力建设项目由省计委审批。对电力行业的投资一旦转变成电力资产,就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很难转作其他非电力用途,资产退出难,另外,电力行业是公益事业,其退出可能影响到用电安全和社会稳定。而目电力行业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也是一大壁垒。4.服务对象的公众性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