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调 歌 头苏 轼 作者 介绍 苏轼( 1036—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才华横溢,散文、诗、词、书、画等都有很高成就。他的词一洗柔弱宛转之风,扩大了词的题材,新人耳目,又不拘格律的束缚,在词的发展史上创立了豪放一派,有《苏东坡集》传世。但苏轼在仕途上却几经浮沉,不能得志,多次被贬。然而此人生性豁达、乐观,不论处于何种逆境总能以积极的态度勉励自己,只这一点便足以令人敬服。 词 词来源于民间,原是配乐的歌词。后乐谱失传,学者依椐前人的词制成图谱,词人按图谱填词。 词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是诗歌的一种,也是格律诗。形式上具有律诗的一些特点,只是句子一般长短不齐。 填词依据的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 词的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 一、给标出的字注音:宫阙( ) 琼楼( ) 绮户( )婵娟( )不胜寒 ( )丙辰( ) quèqióngqǐchán juānshēng bǐng chén 二、解释下列词语:把: 朱阁:不胜寒: 绮户:无眠: 何似:婵娟:持。 朱红的楼阁。禁不住。雕花的窗户。难以成眠的人,这里指作者。哪里象是。月宫里的嫦娥,这里指明月。 水 调 歌 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 序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 诵读全词并根据课下注释讨论理解诗词大意。 质疑一、读上片,回答问题。 在人间,作者孤独、寂寞,感受到的只是失意与别离的折磨1、词中哪一句体现了作者向往天上宫阙,不愿留在人间?为什么?“ 我欲乘风归去” 质疑一、读上片,回答问题。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 、词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词人的醉意朦胧? 质疑二、读下片,回答问题。 夜已深了,失意和离愁,涌上心头,使词人难以成眠。1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为何无眠? 质疑二、读下片,回答问题。 由怨月 , 到感悟人生 , , 最后又说 , 以共赏人间美景作结。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 胸襟。 2 、词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不应有恨 人有悲欢离合何事长向别时圆?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豁达 小 结 :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月有 ,人有 的人生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作者 。 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