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编制人:马兰 审核人:顾斌 使用日期:2011-9-13 <课题>《安恩和奶牛》 NO:7004 学习目标: 1. 复述故事,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2. 了解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情感需求的善良感情。3. 学习小说中人物的描写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课文导入。同学们喜欢动物吗?(喜欢)你喜欢你养过的动物吗?(生自由作答)有人说,在童年时代养过动物的人,都会是热爱动物和尊重生命的人,我想大家都是特别有爱心的人,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个人和动物之间的温馨故事,它就是《安恩和奶牛》。二、介绍作者。(略)提到丹麦,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安徒生,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 20 世纪丹麦最重要的作家,他就是约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1944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三、初读,整体感知,简要概括故事内容。四、再读课文,深入分析问题 1:安恩明明不是来卖牛的,可为什么别人都认为她是来卖牛的呢?问题2:本文的结局看似意外,细细推敲,却会发现文中很多地方已经告诉了我们安恩不是来卖牛的,请说说你的探究结果。问题 3:结合文中对安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说说安恩是怎样的人?五、把握主旨。1. 难道只有我们人会感到孤单寂寞吗?奶牛也会的。能够把动物当作人来看待,也算是爱心无限了。我们对待动物不能只看到它的物质性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精神性的一面。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孤独是痛苦的。能够读懂孤独,理解孤独,解除孤独,这样的人是伟大的。3、世界上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得到关爱。六、作业小说结尾,安恩对自己不卖牛的原因作了解释后就戛然而止,集市上的人们会有什么反应?请你给本文续写一个结尾。(提示:可以从集市上人的反应、几个买牛人听了会有什么反应,甚至这头有灵性的牛会有什么反应来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