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南苑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学科备课专用纸第 二 单元课题 6.最后的姿势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 9 个生字,认识 2 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3.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4.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学会本课 9 个生字,认识 2 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准备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生字新词我自学1.划一划: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2.查一查:查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3.写一写:记下你最得意的学习成果●容易读错的字词字词与读音: ●最难书写的汉字我掌握了“凹”的笔画笔顺: 我了解了“漱”的书写难点: ●难以理解的词语(从课后第 2 题中选择)词语: 我的理解: 词语: 我的理解: 词语: 我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我做主1.标一标:标出课文的序号2.读一读:至少读课文三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想一想:围绕课题,提出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三个问题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4.找一找:课文中三处描写了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来三、品读感悟我先行查一查:分别用自己的话写写你了解的资料●谭千秋: ●汶川地震: 学生课前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不仅了解了有关地震方面的科学知识,增强了教材的知识性与文化性,同时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学情 分析这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教学的理念。长此以往,可养成学生主动学习新知、主动探究新知的好习惯。课堂上,这些图片的展示大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增强了教材的可视性,调动了学生浓浓的学习情趣。 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同学们,还记得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我国发生过什么灾难吗?(四川汶川发生里氏 8 级地震) 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一刻的情景。(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谁能用几句话来说一说?(指名两个学生,说一说) 这场地震将一个个美丽的乡镇变成了废墟,使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对死亡,却发生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指课题)齐读课题。这个故事讲的是谁的事迹?谭千秋(板书,齐读)(介绍谭千秋)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出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