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1、师:同学们,历史的天空群星闪耀,无数历史人物的高尚情操永载史册。师:岳飞说,莫等闲, 生:白了少年头。 陆游说,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司马迁说——(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是什么经历让司马迁有了这种想法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司马迁。生: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二、新授课文——理解“发愤”1 学程单 1 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呢?快速浏览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画出有关内容。学习时间:2 分钟。 2 他为什么要写《史记》,你找到原因了吗?黄河文化的渲染——是啊,母亲河勇往直前的精神熏陶着他,无数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感染着他,这一切的一切让他心弛神往,十分激动。 板书:耳濡目染指导读一二句。父亲的影响——受父亲的影响,积累丰富。为了积累资料,他四处游历。板书:家学渊源师:课文为什么不说司马迁四处游览,而要说四处游历呢?生:“游览”是玩、观光;“游历”不仅去观光,还要学习一些东西。 师:你真了不起!你发现了这两个词语的微妙差别。司马迁二十岁开始四处游历,他不仅游览了许多名山大川,每到一处还要考证历史资料,访问老人。这次游历,为司马迁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出示资料:年少的司马迁,他游历了哪些地方?从资料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说。 同学们说得非常深刻,让我们感受到司马迁对历史具有浓厚兴趣,也让我们想到陆游的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把我们的感悟送到文字中去,齐读第一自然段。过渡:英雄的影响让司马迁热血沸腾,史学的魅力让司马迁四处游历。 还有什么值得他发愤写《史记》吗?父亲临终时的嘱托。 (1)出示父亲的话。万般情怀言辞中。一位泪流满面的老人,在临终前倾诉着他的心愿,谁来? 一位紧紧拉着儿子手的老人,托付着他毕生的心愿,谁来?这是一个史学家,临终时的话,大家一齐读。从父亲的话中,你听到了什么?(从父亲的话中我听出了父亲让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让后人记住历史,记住我们的祖辈,记住我们名族的根。)⑵ 师:这样的嘱托时刻牢记,这样的遗愿时刻谨记,这样的承诺他怎能忘记?板书:刻骨铭心 于是他——引读:他每天忙着--忙着--忙着--,每当他累了,倦了,他都会想起父亲的话——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