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之行感想 ——门诊部郭冰 9 月 7 日,期待已久的井冈山党务培训终于如愿以偿。在下飞机乘坐前往驻地的大巴途中,一面鲜艳、飘舞、拔地而起飞扬冲天的巨大红旗雕塑,映衬着翠绿茂密的群山、树影扑入眼帘。红旗上"井冈山"三个刚毅、有力的金色大字直冲心底。接着一组威武、肃穆"红军万岁"的群雕在蓝天白云的簇拥下,踏着青山、翠柏朝我们迎面走来,好似和我们会师一般。 初到井冈山我便被这形象、生动的雕塑所震撼,被这青山绿水所折服,从中也深刻感受到一份坚定、庄严、沉重和不屈不挠的井冈山精神。 带着新奇与激动,抱起红军服轻抚红色的领章和军帽上的红五星,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电影"闪闪红星"里的红军,还有手中的八角帽。此时,同室的"战友"也兴奋的拿起红军服在身上比划着,我们对视了一下,猛然脱去身上的衣服,快速换上红军服,带上帽子和腰带双双奔到镜前望见镜中的自己,从这一刻起,我们成为了"红军女战士".我们将在培训教员的引领下重温革命历史、缅怀先烈、感悟 80 年前共产党人的血与火、情与泪、生与死、精神与力量、信仰与坚定…… 第一堂课是《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授课老师结合历史事实与现实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讲解。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成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最早、最具生命力的一块根据地。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同志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第一次建立了革命军队;三湾改编,第一次把党的支部建在了连队;土地革命,第一次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井冈山的农民第一次喊出了共产党万岁。工农武装割据,第一次建立了红色革命政权。大革命失败后,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革命力量在农村能否存在和发展,革命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成了必须回答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不仅出色地领导了井冈山斗争,而且勇于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他在井冈山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第 1 页 共 3 页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件中,在深刻分析中国国情、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在敌人四面包围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较为完整地论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并仔细分析了解决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怎样建设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怎样建设一支人民军队,怎样建设苏维埃政权,怎样去发动群众搞土地革命等问题。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共产党怎样坚持革命、怎样壮大革命力量的问题,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在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