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理解法布尔对大自然的喜爱,对昆虫的痴迷,体会法布尔坚持不懈的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激励学生培养自己孜孜追求、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理解法布尔对大自然的喜爱,对昆虫的痴迷,体会法布对自己喜爱的事物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学难点:能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激励学生培养自己孜孜追求、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过程:一、品读课题,提出质疑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课题中那个词让你感觉很奇怪的?(口袋)2、学生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与课题有关的句子,分组朗读(1)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2)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3)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过渡:法布尔为什么会将贝壳、石子、昆虫这些没有用的玩意把自己的口袋塞得鼓鼓囊囊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布尔的童年,去寻找答案吧!二、合作学习 1—6 自然段,体会“喜爱”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播放鸟语花香的乡间录像):走进法布尔的故乡,你有什么感受?谁能说说鸟栖虫居的意思?过渡:美好的环境造就了伟大的昆虫学家法布尔,让我们赶快走进法布尔那有趣的童年吧。2、学生自由读 2---5 自然段,想想法布尔的童年有哪些趣事?3、从这些趣事中,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喜爱昆虫)4、小组合作学习 2---5 自然段,画出文中让你认为可以表现出法布尔喜欢大自然、喜欢昆虫的句子并说说理由。全班交流:(相机出示重点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理解)A、“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思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你读懂了什么?(捉住这只令他魂牵梦绕的小虫子,令他喜出望外,令他欣喜若狂,令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父母的焦急……)指导朗读B、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思考:从“三天前”、“终于”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C、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