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权事迹心得 “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我是荒原上的一支电线杆,也许只能永远地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 汪金权 23 年来,它扎根特教、爱岗敬业、默默奉献,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先后为高校输送毕业生 1100 多人,同时资助贫困学生 200 多人累计金额超过 10 万元几乎把自己的大半薪水都用来资助贫困生。它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等诸多荣誉,被誉为“大别山师魂”。 为此,我决心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虚心向汪老师学习。 一是要学习汪老师扎根山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孩子,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作为华中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汪金权老师毅然放弃较为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主动从全国名校黄冈中学回到大别山深处的蕲北山区,在蕲春四中一干就是 22 年。它把为山里的孩子营造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作为个人的最大愿望和终身追求,充分体现了“燃烧自己、照亮它人”的红烛精神,深刻诠释了“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教育事业的崇高在于奉献”的人生信念,是当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的生动教材。作为特校教师,我要学习汪金权老师扎根山区、甘当人梯、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献身特教,发挥才智,在平凡中创造伟大。要像汪老师那样,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在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争做特殊教育的模范实践者。 二是要学习汪老师淡泊名利、甘守清贫的人生境界。“纵有高溇大厦,我只睡六尺床;纵有山珍海味,我吃青菜豆腐一样香”,这就是汪老师人生境界的真实写照。它虽然工作在艰苦的地方,过着简单而清贫的生活,却身居陋室而胸怀天下,生活艰苦仍不改其志,甘愿做承责负重的“桥梁”,始终无怨无悔。它施恩于人不求回报,帮助它人不图索取,各种诱惑面第 1 页 共 12 页前,泰然处之、不为所动,体现了它崇高的人生境界。作为特校教师,我要学习汪老师,追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坚守清贫、甘之如饴的人生境界,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回报党和人民的重托,让每位特殊儿童家长都放心,都安心,都满意。 三是要学习汪老师爱生如子、克己助人的高尚品格。对学生的爱,是汪老师教师生涯里最动人的篇章之一。20 多年来,它省吃俭用,尽其所能地扶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