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专题沙龙《关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儿童立场》 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儿童的情感、美感,为其今后的健康生活奠定基础。在艺术世界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激发情感的艺术。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儿童的情感世界将逐渐变得丰富、充实。但是,由于儿童作为一个个独特的个体,由于先天、后天的种种因素,使得他们每一个对于音乐有着不同的兴趣程度,对于音乐的接受、理解也因人而异。为了发展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在音乐课上都有不同的收获,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我们应该关注音乐课上每一个孩子的表现,观察他们的表情、肢体动作倾听他们的声音,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他们有什么困惑,有什么需求,我应该怎么做?并及时调整课案预设或课堂结构。比如现在的孩子对于流行歌曲特别感兴趣,高年级这种情况更甚。但在很多成人的眼中,这些歌曲对于孩子们就是洪水猛兽,于是直接棒杀可是如果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看,我们应该更多地去考虑,流行歌曲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能牢牢地吸引住孩子们?其实,细细思量,流行歌曲并不全是靡靡之音,有很多还是很励志的,唱唱未尝不可;其次,孩子们喜欢流行歌曲并不一定是喜欢歌曲里面的唱词,他们喜欢的也许只是那朗朗上口、脍炙人口的旋律,我们千万不能用自己所想去想孩子所想;还有就是,如果一个音乐老师,经常和同学们探讨流行音乐,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和自己更亲近,而且可以引领孩子们接触到优秀的流行歌曲,并收到艺术的思想的熏陶,何乐而不为。我就经常尝试在音乐课上跟孩子们一起听流行歌曲,这几乎收到了所有孩子的欢迎。比如,在欣赏《将军令》这一教学活动中,我顺势向他们介绍了成龙演唱的《黄飞鸿》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并唱给孩子们听,谁知才开了个头,结果很多孩子都跟着唱起来这时,他们的眼睛亮闪闪的,神情专注而痴迷,完全陶醉在这优美的旋律之中,难得的是他们的节奏、音准都还不差。这个时候,我相信,音乐在他们心中一定是最最美好的。总之,我认为音乐课上,我们一定要坚定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要了解他们的需要,通过他们喜欢的音乐活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要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