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的收获与感想 “民理”课程的收获与建议 提要。我国是一个有着 56 个民族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非常注重对民族关系的处理。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和谐。民族之间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民族关系、民族问题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随着时间的退移,人们对民族的定义有着不同程度上的见解。在中国南朝宋齐时期道士顾欢在《夏夷论》中提出:“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而露首偏踞,滥用夷礼,云于翦落之徙,全是胡人,国有旧风,法不可变。”①而在 20 世纪初,奥国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者卡。伦纳尔和奥托。鲍威尔他们把民族看成一个抽象的、由人们主观认定的东西,成了人的观念意识和性格的产物,一种神秘而不可捉摸的东西。在这个民族定义的不断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见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民族定义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我们看事物不能局限于当前的状况,应当设想其未来的发展,从而我们才可以走得更远,更能沉着应对千变万化得世界。正如中国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的民族实际,理论与行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继续坚定不移地完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国家的蓬勃发展。 民族关系是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它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状态,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是民族间必然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受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制约和影响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有一个国外的社会学实验:在某大学一个宽敞的房间里,事先在场地画很多边长25 厘米的正方形格子,画满全场,然后,邀请等量的欧洲人、中东人及东方人在他们不知道实验目的的情况下在这个场所举办一个交流会,研究者发现,不同的族群交流时对距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中东人交流时喜欢拉近距离,东方人其次,欧洲第 1 页 共 2 页人在后。所以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哪怕是在谈话时保持的距离这么一件小事情上,也有文化差异。每个民族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联系、交往、学习,从而缔造了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化,没有哪个民族的文化是最好的,所以文化差异,不是对与错的问题。因此中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要注重民族的风俗习惯,只有尊重了解差异的不同之处,才能更好更合理地去处理民族问题。 然而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