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虎林市第五小学 梅芳在我小的时候最喜欢上的课就是音乐课,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是在正常不过了,因为我们大多都是爱唱、爱跳的。所以长大后我也毅然的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而且是音乐学科。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间我已经参加工作近 12 个年头了,从刚参加工作时的一脸稚气逐渐的走向了成熟。也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不断的转变自己的角色。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就是老师教一句我们唱一句,一节课下来就是这样先教唱一小节,再教唱一乐句,最后连起来的把歌曲学会,由于反复的练唱早已经没什么兴趣了。然而新课改注重以学生为本强调创新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运用自己特长把想到的、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统统展示出来。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小学教师,一名少先队辅导员。其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学生如何做人。虽然我所教的是音乐,在教育行业被视为“小学科”,也恰恰是学生们比较喜爱的学科之一。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我认真的思考如何在我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冥思苦想之后我决定先从学生的与他人合作入手。《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目标实施的方法与过程中指出:“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我认为应遵循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新理念、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孩子们在愉悦的心情下接受教育并得到锻炼,而且又能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我采用小组合作式的学习,给了学生们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利用音乐课中的综合活动环节,让学生大胆说、大胆做,并进行与他人沟通、合作。让学生在学会歌曲之后再由各小组将歌曲进行延伸,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提高。从而达到新课改教育的培养目标。既然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首先就要给学生们创造能与他人合作的环境,那就是要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形式。在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拥有一间音乐教室,而且音乐教室有多媒体、电子钢琴。有了这样优越的条件,学生更加喜爱上音乐课了。我将学生按学习基础与动态能力分成一个学习小组。一般(5——6 人)为一组。让学生找好自己的位置后不准随意乱串座位,而且每个小组都有一名小组长,这样学生在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