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建设和运行规则潍坊广文中学 第一部分 分组(一)、分组要求——结构的合理性 1 、小组规模 :一般 4 人为宜。 2 、异质分组: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 划分小组时, 1-13 名为 13 个组的 1 号组长,14-26 名为 2 号,类推下去, 40-52 名为 4号。(二)、小组成员的分工——职责的明确性 1 号为小组长:主要职责是,负责本组所有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学习活动并进行学习分工。 作业组长:统计本组当天所有作业的完成情况,对未完成者,督促补上。 学习组长:记录本组成员课堂评价分数。 卫生组长:负责本组成员个人卫生包括桌洞整洁以及组内区域的卫生。 纪律组长;负责维持本组小组的纪律。对于课堂游离于学习之外的同学及时提醒和制止。维持课堂讨论的秩序。 评价组长:核对本组自己的记录分与课代表记录分是否一致。并保管本组评价本。第二部分:小组评价之一:课堂评价 (一)组内评价 组内评价中,让各学习小组的评价组长负责。规定每个学生生每节课参与小组间活动最低不少于一次,最高不多于三次。 课堂评价机制(学习组长负责 ) 1 、回答问题:在全班范围内每回答一次加 1 分,一节课不能超过 3 次。 2 、质疑问题 : 在全班交流展示范围内,能主动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辩论的学生加 1 分 3 、合作交流:小组交流时,能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见解加 1 分。交流时能对同学发言敢提出的疑问和不同见解,并能进行正确的解答和评析的,加 1 分 4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说与学习无关的话等影响课堂学习的行为的扣 1 分。 ( )小组课堂学习评价表 评价员 时间 姓名 回答问题 质疑问题 合作交流 个人纪律 说明: 1 、建议评价分以 1 分为宜,便于记录、整理。 2 、评价细则不能太细,越细越复杂。以简单为宜。 3 、为了节省记录员的时间,可以在表中划“正”字,便于统计。 4 、每周一统计。为了鼓励那些加分比较少的同学,有希望能够赶上,我们采取清零(下周不受上周的影响)和等级制 . 根据分数分为 ABC 三等。每月的课堂评价等级由每周的等级相加得出。(二)组间评价(即小组捆绑评价) 前黑板记录每节课的小组得分 学习委员统计每天得分后,一周一汇总,评出课堂评价优秀小组 6 个,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