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异境》之读后感——有关“意识流” 2005-4-25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意识流”的写作手法。真可谓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我认为在这部作品中加入此种写作手法是十分恰当的。以它是科幻小说的角度来看,意识流在感觉方面能加强读者对“意识”与“潜意识”,或者说外在与内在思维模式的理解。以它是描写都市人心境的小说来看,意识流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解剖人心的最直接的途径。我还不太习惯看参入了意识流的作品。开始认为它是一堆废话,后来又隐隐感觉它是必不可少的,但也只是形式上的必不可少,并不是内容上的。从某一方面讲,意识流既是意识的水流。每个人都有意识流,就像每条河都有分岔的小水流一样。在写作中,意识流决不会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是拓宽了发展的渠道,有时会给人以横向发展故事的错觉。但在生活中,其影响则取决于人对自我意识的控制力与约束力。我认为任由意识流奔泻并不是坏事。我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意识流的蔓延速度与广度是他的写作素质的决定性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从不认为有些人发呆就是没有灵气,相反那是内心过于活跃的表现。有关“两个故事的平行写法”我认为他参照了一个美国人写的《罪恶》。这本书以“昨天篇”与“今天篇”交替平行进行,在内容方面几乎没联系,使得这种写法没什么意义。而村上春树则把这种写作手法的精妙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两个故事之间充满了暗示与解释。有关现代人的心境在此我引用编者的话:“其实,正如村上笔下的我一样,现代人觉得自己迷惘和空虚,或多或少是因为醒觉自己过着的人生,并不是自己渴求拥有的人生。于是,我的脑中便潜意识地制造一个我的乌托邦,希望里面有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切依我意愿的东西。就像世界末日里的街一样,无争,无欲,无私,无死的宇宙的边上,万物的归宿。”有关村上春树一九四九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在神户长大。神户是一个海港,在那里很容易和外国人接触和取得英文书籍。这个受欧美文化熏陶的作家于焉诞生。村上的作品风格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很深,作品充满都市生活的苦闷与人情的细腻。译者赖明珠说:“他非常坦白,真诚而用第 1 页 共 3 页力地试图赤裸裸地“切开”自己,“解剖”自己,看他如何把头脑切成左脑,右脑;试图把自己的肉身和影子切开;试图捕捉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的流动移转;试图揣摩有心和无心的不同境界;生与死,不死和永生的可能性;试图穿梭于不同时间和空间之间;界定人生的完全与不完全挖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