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动手实验上好科学课涌泉完小 王卓对于一个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来说要上好一堂科学课真的很难。尤其是要上好一堂科学实验课更让人觉得面临考验。作为一名专职科学课教师,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工作,对科学科的实验教学有所体会。 凡是从事过科学课教学的、观摩过科学课教学的老师,以及之前从事过自然教学的老师都有同感:课堂实验教学很难把握和控制。主要集中表现在:开展实验活动前,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实验器材和材料上,个别学生急于动手;实验时,不按要求操作者,抢先操作者,旁观者,闲谈者……比比皆是;实验结束时,材料和仪器摆得到处都是。当然,最后的实验结果出不来,实验效果也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大部分的科学教师不怕准备实验麻烦,就怕难以操纵实验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在课堂管理方面出现失误。 科学实验课的课堂管理难度教大。曾有老师开玩笑:“只要很吵的教室就肯定在上科学课。”的确,如果让学生在科学课上象语文、数学课那样安静、规矩基本上不可能。语文老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和学生的朗读及思考来吸引学生,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或独立探究或合作探究,然后交流,使教学过程井然有序地进行。科学实验课却做不到。我们不能将学生的探究思维过分地约束,过多严厉地要求学生禁止或者不准做这做那。这样既可能影响实验探究气氛,妨碍学生的自主活动,也让整个课堂死气沉沉,索然无味。 2.学生对科学实验兴趣很高。 科学课是科学启蒙教育的学科。学生虽然从三年级才开始接触科学课,但他们是从小就开始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而科学课的实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密切相关,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动手实验操作就能让他们懂得浅显的科学知识。所以,学生喜欢上科学课。但毕竟是几岁或十几岁的孩子,当面对满桌子上的瓶瓶罐罐,没有见过的实验仪器时会觉得十分新鲜。纪律意识淡化了,自我约束力也就低了。 3.实验的开放性探究忽视了纪律。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更注重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所以,科学实验教学提倡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大胆放手去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去研究,独立发表见解,自由争论。这种教学需要老师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娴熟的课堂管理能力。否则老师听之任之,把整个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做、讲、争俱有,惊讶、喜悦、急躁并存,这些...